这个驻村第一书记不简单
发布日期:2025-02-07 来源:永仁发布 浏览:3147次 分享到:

她来自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80后,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叫何晓燕,目前是猛虎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接近2年。“驻村帮扶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厚重责任。它让我从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到融入其中,也让我有了更多的切身体会和感悟。”何晓燕跟我们这样说道。每天晚上休息之前,她总要盘点一下当天的工作,做了哪些?进度如何?有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足或没有考虑到的,可以怎样去改进?在医专讲授《基础护理学》和《美容护肤技术》课程的她习惯将每天工作进行复盘。“工作要日清、周清、月清,不然我总感觉不踏实”何晓燕说道。

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第一书记

猛虎村是一个有20个村民小组,137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大村子”。每次走访前,何晓燕会认真与队员一起商量走访的时间、分析走访对象的情况。比如户主的年龄、文化水平、脾气性格……同时,还会考虑群众忙不忙?去的时间群众在不在家?方不方便等问题,在头脑中尽量规划详细。记得去年开始收缴医疗保险时,猛虎村箐头小组部分农户因为离村委会比较远,不方便到村委会缴纳保险,何书记就会带着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分析,农户什么时候会刚好在家?如何去找他们?提前在头脑里规划好路线。随后,他们就到农户家里了解群众的想法。有的群众说:“我们不会骑车,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我们离村委会又比较远,村上工作人员能不能到家里来收?”还有的群众有这样那样的怨言,听了大家的想法后,何书记耐心跟他们讲解参加医疗保险的好处,然后和农户一起商讨如何解决目前遇到的困难,并协助农户缴纳。“何书记常跟我们说要多走‘乡村路’,多敲‘农户门’,多听‘农民话’,就会避免走‘弯路’‘窄路’。”村监委会主任朱会繁说道。

图片

上门宣传惠农政策和收缴医疗保险


随身携带笔记本的第一书记

今年的收入怎么样?对村庄建设有什么愿望、意见和建议?每到一家,何晓燕都要认真询问并拿出笔记本详细记录,回到村委会后与村“两委”一起研究,商讨确定走访小组的“两污”如何治理、户厕如何改造、美丽庭院如何创建、“四美”乡村如何建设。在她的办公桌上,经常放着两本书,一本是《江村经济》另一本是《乡土中国》“这是我当第一书记以来最喜欢看的两本书”何晓燕说道。“有时我总把猛虎村想象成开弦弓村”何晓燕说道。“开弦弓村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2827人,是费孝通26次乡村调研的‘江南样板’,现在他们有了丰富的江村业态。我们有个农场队小组,我也打算融入一些新元素,打造为精品旅游村”。何晓燕在计划着。

一有时间,何书记就会到处去和村民拉家常,去了解每一家的情况,她会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把每一个村民的建议详细地记录下来。回到村委会后,她又及时整理收集到的建议或意见,并形成下一步工作计划。

图片

在田边征询农户的意见


把群众视为亲人的第一书记

“‘要诚心诚意的走访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进而取得良好的走访效果’何书记经常叮嘱我们说”。同样来自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驻村队员王蓉说道。事实上,走访不能被看作硬性指标,如果带着不情愿的情绪被动去走访,不仅没有亲切感,群众也不买账,很难走到他们心里去,听不到他们的心里话。在走访过程中,何晓燕经常与他们拉家常,帮他们出谋划策。去年5月份,天气比较热,在走访中她了解到群众在大棚里干活容易中暑,于是她利用晚上的时间,把群众组织起来,为他们宣讲预防中暑的知识,教他们如何预防中暑,中暑后如何处理等方法,她的宣讲为这些群众在夏季高温劳作系上了一颗“安全扣”。

图片

为农户宣讲预防中暑的知识


去年9月份,她听说猛虎村格么三组一农户由于动脉血栓导致左腿需截肢,于是她主动找到家属,帮助联系医生,咨询病情,病人术后,她又积极对接县残联,申请助行器,帮助农户开展康复训练。

图片

协助群众做术后康复训练


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第一书记

“在走访过程中,面对部分群众对驻村工作的不理解,我们总是细心解释,和群众打成一片。并将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事,力所能及地化解矛盾,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何晓燕说道。猛虎村一户群众,由于各种原因,家里只有83岁的奶奶和15岁的孙子在家生活,孙子目前就读高一,学习成绩优异,但一家人的经济主要来源是低保,此外没有其它经济收入来源,孩子随时面临辍学的风险。何晓燕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暖阳助学团队,通过团队帮扶,解决了孩子的后顾之忧。

图片

何晓燕代表暖阳助学团队发放助学金


“要做好驻村工作非常不容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信心去解决它,绝不能退缩。愿我们在驻村过程中都能找到最好的状态,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何晓燕说道。


来源:永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