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立足资源禀赋优越、教育教学体系完备、发展基础稳固等优势,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核心,依托产教联合体平台,持续深化“科教融汇、医教协同、高本贯通”,全力推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建设。
深化科教融汇,推动中(彝)医药研发传承创新发展。牵头成立楚雄生物医药大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先后与61家企业和4个行业协会达成产教融合合作框架协议,为在校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岗位实习的同时,推动学校多项科研成果从大学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实现校企之间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双向奔赴”。学校健康医药研究院与云南世纪华宝医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成功将2项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脂血症的酒制组方、保健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一种松针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开发为大健康产品——“世纪华宝松花粉酒”,该项目作为全州首例本土高校对本土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项目,产品成功上市并得到好评。此外,学校分别服务云南慎心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茯苓五行代餐粉、黄精五行代餐粉、元阳黄精酒”,云南随息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滇重楼牙膏、金线一枝花喷雾液”等产品开发及技术提升。
深化医教协同,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学校相继与州人民医院、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蒙自市人民医院等医院合作,创新推出“1+2”“1.5+1.5”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年在学校完成基础知识阶段教学,第二年医院与学校协同完成临床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第三年在医院完成临床实习带教。其间,学校委派教师到医院担任驻点班主任,“学校+医院”共同管理,实行校院双主体制和双学业导师制育人模式。
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楚雄医专第一批医教协同合作单位。从2015年至今,已经为社会输送医教协同学生9批次404人,部分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扎实、实操能力强,被医院录用,成长为管理人员、业务骨干。2015年,学校率先在省内形成以学校为核心,12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为重点,143家基层医疗机构为补充,多元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成果共享、有效互动,规范化、系统化的医教协同工作机制。楚雄医专校长张颖介绍:“截至目前,学校有临床专业、护理专业、检验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共计17批次3277名学员参与医教协同的教学。”
深化高本贯通,打造民族地区医药人才协同育人新标杆。学校高度重视“高本贯通”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云南省职业教育提质效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主动与昆明医科大学对接沟通,进一步拓宽职业教育人才成长通道,共同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
楚雄医专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志琴表示:“将以‘3+2高本贯通’试点专业建设为起点,加强与昆明医科大学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双方办学优势,一体化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通讯员 张志强)